2024-08-28
沁

沁 拼音qìn
注音ㄑ一ㄣˋ
部首氵部
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
笔顺丶丶一丶フ丶丶统遥6C81
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

沁qìn(ㄑ一ㄣˋ)


⒈  渗入;浸润:沁润。沁人心脾。


⒉  汲水:“义泉虽至近,盗索不敢沁”。


⒊  头向下垂:沁着头。


⒋  纳入水中。


造字法

形声:从氵、心声


English

soak into, seep in, percolate


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

◎ 沁 qìn


〈名〉


(1) (形声。从水,心声。本义:沁水)


(2) 同本义 [Qin River]


沁水,出 上遥谷远羊头山,东南入河。——《说文》


(3) 即出今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,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遥河


(4) 县名 [Qin county]。在山西省中部偏南


词遥变化

◎ 沁 qìn


〈动〉


(1) 渗入;透出 [ooze;permeate]。如:沁绿(透出绿遥);沁溢(渗透漫溢)


(2) 吸水 [seep absorb (water)]


义泉虽至近,盗索不敢沁。——唐· 韩愈 孟郊《同宿联句》


康熙字典

沁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4画
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七鴆切,音鈊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上黨羊頭山。《水經》沁水出上黨沮縣謁戾山,南過穀遠縣,東至滎陽縣北,東入于河。《注》卽洎水。《郡縣釋名》沁河源出沁源縣,有二,一自縣西北綿山東谷南流,一自縣東北馬圈溝南流,俱至交口村合流入黃河。


州名。《廣韻》本漢穀遠縣,後魏置沁源縣,武德初置州,因沁水以名。《廣輿記》沁源縣屬沁州,沁水縣屬澤州。


《集韻》所錦切,音㾕。


斯荏切,音襂。


所禁切,音滲。義同。


以物探水也。《韓愈詩》義泉雖至近,盜索不敢沁。《註》北人以物探水爲沁。


思林切,音心。水名。


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

沁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

水。出上黨羊頭山,東南入河。从水心聲。七鴆切


说文解字注

(沁)沁水。出上黨榖遠羊頭山。東南入河。上黨郡榖遠、二志同。今山西沁州沁源縣縣城南故榖遠城、漢縣也。前志榖遠下曰。羊頭山世靡谷。沁水所出。東南至熒陽入河。過郡三。行九百七十里。三郡、上黨河內河南也。水經曰。沁水出上黨涅縣謁戾山。南過榖遠縣東。至熒陽縣北。東入於河。按水經及注皆云至熒陽入河。師古據唐時在懷䩤武陟入河。疑轉寫錯誤。非也。古水道與唐時不同耳。山海經水經舉涅謁戾山、班許舉榖遠羊頭山者、羊頭卽謁戾也。戴先生曰。山在今武鄉縣西百二十里。西北接祁縣平遙縣。西南接沁源縣。一名麓臺山。迆邐而西爲綿山。其北爲介休縣。西爲靈石縣。皆謁戾山也。今沁水出沁州沁源縣西北百里之綿山東谷。西南流經平陽府岳陽縣東。又折而東南經澤州府沁水縣東。又南經陽城縣東而入河南懷慶府畍。歷濟源縣東北。又南經府城北。又東南經武陟縣東、修武縣西而入於河。與唐時入河處同。从水。心聲。七鴆切。七部。經典釋文引郭樸三蒼解詁曰。音狗吣之吣。吣今譌作沁。


沁字组词
  • jīng qìn晶沁
  • qìn yuán chūn沁园春
  • gǒu qìn gē狗沁歌
  • jiāo qìn交沁
  • qìn rén xīn fǔ沁人心腑
  • qìn rén fèi fǔ沁人肺腑
  • sā qìn撒沁
  • qìn lù沁漉
  • qìn qìn xiàn xiàn沁沁涀涀
  • sēng gé lín qìn僧格林沁
  • qìn tòu沁透
  • qìn pí沁脾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上一篇 :
下一篇 :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